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师频道 > 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 ——在山西省实验中学“国培”学习之见闻感受

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 ——在山西省实验中学“国培”学习之见闻感受

2021年06月16日 16:49:31 访问量:1047

原平市第一小学副校长   茹万明

 

题记:2015年冬,因“国培”有到省实中学习。四十多天的学习,我感受到了实中校训“令德令才,实验实知”的内涵亲眼见证了实中人用心血、用行动践行校训精神校车司机的恪尽职守,干净利索;卫生保洁员的爱校如家、细致入微;图书管理员的热情服务,条理别致;一线教师的博学多才,敬业乐教;孩子们的眼界开阔,活力四射,礼貌待人。所有这些点点滴滴的言行和细节无不是对校训精神的美好诠释,无不是省实验中学“润物细无声”的育人氛围的真实写照。

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专业知识作底色、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支撑、深厚的文化素养作底蕴、博学的知识信息作补充,需要广阔的视野,需要对社会及生活敏锐的观察力。省实验中学承担培训任务的专家、名师,他们本身就是教师成长“活标本”,他们和蔼可亲风趣幽默治学严谨儒雅大方个性张扬,他们胸怀教育事业,在三尺讲台上尽显风流。

一、打磨课堂,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

俗话说:刀剑须磨其钝处方显锋刃,金玉须磨其边角方显珍贵。很多名师都经历了磨课过程,一路走来,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工作状态和节奏。写教案时的潜心钻研,试教时的全情投入评课时的避优挑刺,讨论时的群策群力争执时的面红耳赤,达成共识后的会心一笑改教案时的处处斟酌,反复轮回中的心理煎熬。这一切“苦”与“甜”的交融,最终换来正式登台时的美丽绽放。我想说:课堂须磨其粗糙方显高效。

在实中,我共听了20余堂课,老师们渊博的知识、丰厚的文化底蕴、先进的教学理念精湛的教学技能“磨课”的精神在我心中打下了烙印。

左慧星老师的作文教学《一部与一页》。课前让学生搜集家谱,课中先解题,再让展示习作,而后学生互评,指出优点缺点,最后现场投影出示习作进行修改。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主体性教学原则,让学生展示习作,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,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。有学生云:半部论语治天下,一部家谱通古今”、“对空白的家谱爷爷眼中闪出痛苦的神色,这片空白有了温度”。习作学生对家谱的认识与理解独到,富有创造性,精彩迭起,不胜列举。

徐佩茂老师的古文教学《醉翁亭记》,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,一方面注重知识积累,解决生字生词,介绍作者,欣赏好句,“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间也”一方面注重朗读,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体味作者的“山水之乐”,进行人文教育。赵云老师教授的《蓝蓝的威尼斯》可看实中青年教师的自信与活力,功底扎实,学科素养高,口才好,对教学钻研投入。

高中刘铭老师的作文材料分析:《青蛙与小鸟》,教学思路开放,学生阅读广而深,思维敏捷,观点新颖,例如:“不做无用的同情”、“视界决定高度”、“不去闯荡,就永远不会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”(小鸟的角度)“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,知足常乐”、“抱残守缺,固守自封,无法让你走远”、“狭小的天地,也有很多可做的事”等(青蛙的角度)

带着知识走向学生,只是“授人以鱼”,带着学生走向知识,才是“授人以渔”。特级教师樊玉仙老师探索的“三自原则”:“自设导语、自制学案、自我评价”,就是要实现“授人以渔”的教学境界。樊老师选择部分篇目,引导学生用自己创设的导语将其引入自己营造的学习氛围,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,制定自己的学习方案,在老师的引导下,进行自主探究的研究性学习,最后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作自我测评。

下面是两则学生自设的导语:在学习毛泽东的《沁园春·长沙》时,一位学生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:品读过意境开阔、气势非凡的《沁园春·雪》,就不得不去领悟“万山红遍,层林尽染”的长沙,让我们一起走进毛泽东笔下的《沁园春·长沙》,看风华正茂,读激扬文字,问苍茫大地,忆岁月峥嵘。

在学习《再别康桥》时,有这样一则自设导语:古往今来描写离别的经典诗歌数不胜数,有“多情自古伤离别,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”的凄别;有“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”的友别;有“送战友,踏征程,默默无语两眼泪”的壮别。今天,我们一起跟着徐志摩先生体会一下再别康桥时的依依惜别之情。

在众多的导语中,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,有的以旧引新,有的创设悬念,有的以情动人,有的展示了自己丰厚的文学素养。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,也培养了学生准确使用祖国语言的能力。

自制的学案更是异彩纷呈,有的从自己的问题入手,有的从背景资料入手,精心导入,巧妙构思,在研讨中学,在学中研讨,知识在增加,能力在提高。自我评价更给了学生查漏补缺的良好机会,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题目,从难易的角度到内容的把握,均由学生自己来定。

这样,学生避免了盲目接受老师检测,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弊端。樊老师在教后记中写道:教师只要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,提供给他们展示自己的舞台,学生的潜力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。

三尺讲台的物理空间是有限的,但思想空间是无限的,在这里可以创造价值,成就自我。

二、虚心拜师,教师专业成长的捷径

每个人成功的背后都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事迹。每一位老教师都是一座教育智慧的宝库,他们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,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,他们的丰富的人生阅历使得对社会各种现象感悟良多,他们陪伴一茬又一茬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领略到了很多喜悦。青年教师如有机会“拜师学艺”,充分尊重他们,近距离寻觅名师成长轨迹,走进他们的课堂,同时请他们走进自己的课堂,在教研活动中虚心求教,就会少走弯路多出成绩,成长就会更快。

在实中,我共听了10余次讲座,内容丰富,涵盖了教师成长的各个方面分别是左慧星老师走出教室,到更广阔的世界中教语文》、曲伟老师的《书香校园,悦读令德》、郭秉副校长的《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——允许在职研修的一些思考》、崔红梅老师的《新课程下思想品德作业设计》、孙秀梅书记的《做有生命感的教育者》、白伟老师的《教案的编写》、老专家于洛欣老师的《初中语文教学的前瞻性》、王岩老师的《美国中小学教育》、杨晋强老师的《校本课程研究》、李彤老师的《如何听课、评课》、樊玉仙副校长的《今天,我为人师——送给国培班的同仁们》。

郭校长在《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》的开场白中这样描述教师:“在困惑与收获的交替中,等待着、焦虑着,别人说我们是园丁、工程师,可我觉得有时我们是‘老母鸡’,在希望的田野里耕耘,在孩子们成长的关健时刻去呵护,去守望。”奉献,做了教师,就注定要与这个词终生为伴,有: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

讲座中,与学员共同观看了电影《放牛班的春天》,生动地诠释了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”这句教育影片中的主人公马修老师面对淘气、缺乏教养、缺乏爱、戏弄老师的“放牛班”,放下身段,耐心说服教育,因材施教,组建“合唱团”,在愉快的教学中,释放了孩子的天性,让他们快乐、自信地成长,并诞生了伟大的指挥家、音乐家。影片中的另一角色“院长”,不懂教育规律,“法西式”的暴力理,急功近利的扭曲心态,理所当然地被学生唾骂,被老师鄙视,最终被董事会“撤职”,暴力教育带来的恶果是青少年犯罪,影片中“放火”的孩子便是例证,悲剧发人深思。

读书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。曲老师在讲座中引用孔子在《中庸》中的“博学之、审阅之、明辩之、行之”简述读书方法,这也是实中校训“实验实知”的内涵,体现了求真务实、身体力行的科学作用,值得我们学习。

实中老专家于老师已年近七旬,为我们做讲座,且思维敏捷,到张继的《枫桥夜泊》时,讲寒寺的来历,随口说出《寒山问拾得》中的原文,寒山曰:世间谤我、欺我、辱我、笑我、轻我、贱我、恶我、骗我如何处治乎?拾得曰:只是忍他、让他、由他、避他、耐他、敬他、不要理他,再待几年你且看他。”于老师学识渊博,实中重视“传帮接代”,注重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培养,得基层学校领导学习。

王岩老师的讲座,风趣幽默,让我们领悟到了中美教育的差别,开拓了视野。特别是王老师教育女儿现身说法,包括“自己心脏病突发,在死亡的边缘上走了一回“女儿在国外留学找不到住处等,催人泪下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,也是我们每个师所要面对的一个沉重的话题,带着王老师的案例我陷入了沉思,作为家长,我们任重道远。

崔红梅老师、白伟老师、杨晋强老师、李彤老师的讲座对青年教师更是受用,有教编写、作业设计、听课评课、校本研训,从中可看出他们的敬业、钻研、投入与执着,我想起了诗句: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”,的确,教师的成长是一条漫长的路

孙秀梅书记给学员讲了《三个搬砖人的故事 有人经过一个工地,见一群人在搬砖,问:在干什么?得到不同的回答。第一个:苦役;第二个:砌墙;第三个笑容满面充满自信:我在盖殿堂。路人评曰:第一个是悲观主义者,只能感觉到累。第二个是实用主义者,只觉得是在按劳取酬尽义务。第三个是理想主义者,他搬的每一块砖都是神圣殿堂的一部分,都很有意义。孙书记以《三个搬砖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不同,结果自然不同,思路和心态决定未来,鼓励我们在教学一线挥洒青春,默默耕耘,努力使自己活得有质量感、幸福感。孙书记的话,语重心长“我不想是否能够成功,既然选择了教师,便只风雨兼程

樊玉仙副校长在讲座中说做“好老师”,思想方面要“甘于奉献,做事平等,做人大气”,业务方面要“博学多才,教后反思,形成风”,为我们的成长指明了方向。

  三、深度阅读,教师专业成长的源泉

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,我国语文教学的大反思刚刚拉开序幕,中学课堂还相当沉寂。特级教师王君老师初涉教坛,并没有任何教学理念的支撑,只是凭着一种直觉,不甘心于按部就班地传授知识,不满足于亦步亦趋面对应试。于是她拼命的读书,《教育与美好生活》、《教育漫话》、《素质教育深呼吸》、《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思想录》、《西方当代教育理论》、《爱的艺术》,……,重读苏霍姆林斯基、布卢姆;然后再看于漪、钱梦龙、魏书生,借鉴程翔、韩军、……,这些鲜活的榜样,教会她去研究学生、去感受教学,去反思语文。

省实验中学舒适的阅览室,为教师读书提供了家一般的温馨,让人羡慕。学校还专门为国培学员购买了《第56号教室的奇迹》、《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》、《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个方:小技巧获得大改变》、《让学生爱上学习的165个课堂游戏》等书籍。理论学习时间,我专心阅读了阅览室借来的一本书《周国平论教育》,在此谈点粗浅的感受:

一是放下功利心。作者在《为中国今天的教育把》一文中说:“变本加厉的应试教育,沉重的升学压力和功课负担,激烈的择校竞争从小就开始了。”我的孩子今年五年级,在原平一所市直学校上学,就拿家庭作业来说,我总是感觉有点多,但又不能对着孩子说,作为教师家长,也不方便和老师沟通,只能忍着,只能让孩子提高“效率”。孩子的老师有错吗?诚然,我们也是教师,肯定没错,那究竟是谁的问题?体制?政府?我们真得需要放下功利心,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,让教育回归本真,关注生命的成长。

二是拒绝恐慌。作者在《让家长们结束恐慌》一文中说:“报热是择校热副迫的结果,进而使家长们产生了恐慌,一是学校订的条件,一是巨额的培训费,结果是给孩子增添了新的负担。好在现在国家实行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”,“划片招生,免试就近入学”。从长远看,孩子将来是出息,身心的健康生长远比一纸文凭重要。所以我们要保持清醒,拒绝恐慌,拒绝不良竞争。

三是要培养快乐工作与学习的能力。工作的快乐与学习的快乐是一脉相承,性质相同的基本的因素都是好奇心的满足,发现和创造的喜悦,智力的运用和得胜,心灵能力的成长等。一个学生倘若在学校的学习中从未体会过这些快乐,在走出学校之后,他怎么可能工作要求这些快乐呢?学校教育的使命,是让学生学会快乐地学习,为将来快乐工作打好基础。

总之40多天的国培学习,紧张而有序,融洽的氛围,人性的管理,一流的环境,让人留恋为实中教师的敬业精神而感动,为实中教师的治学严谨而骄傲,为实中领导的眼界开阔    而羡慕40多天不敢说满载而归,但在记忆深处留下了印记。

“珍贵东西的生长总是缓慢的”,教师的成长亦如此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5年12月14日于省实验中学

编辑:武桐曲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搜索框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原平市第一小学 特此声明。